TALENT THEORY / 才人说

中国专业猎头合伙人孵化平台!中国猎头行业品质标准建设者!

陈国海:AI时代重新定义人才

1 

 

AI技术强势崛起,自2016年AlphaGo击败李世石标志着AI时代的来临,“AI是否会完全取代人类工作”成为了持续升温的议论话题。上至互联网企业的大数据分析挖掘,下至日常生活中的滴滴打车,无不都是AI技术的应用。甚至,还有专家学者预言“十年后,50%的人类工作将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尽管AI完全替代人类工作的那一幕不会出现,但人类大部分工作必然会被AI所替代。对于各行业中可替代性强、重复性劳动的岗位更是如此,人才亦是如此。

 

今天,就AI时代的发展趋势,谈谈AI时代重新定义人才以及时代新要求这一话题。

 

2

一、人才的传统定义

 

顾名思义,人才是企业、行业、国家的重要资源。从企业层面的人才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份到国家层面的“人才强国”发展战略,显而易见人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无论是学者还是企业家,普遍认为人才的本质内涵是相比于一般人能力或内在素质更为优秀,创造的贡献/业绩更多。并且,依据其所包含的实体属性特点、范围,形成具有特定含义的人才,如强调劳动创造性的创新人才、强调处理国际经济事务能力的优越性的国际化人才、强调在具体一个领域中能力的优越性的农业人才以及IT人才。

 

所谓 “时势造英雄”,时势同样造人才。正如互联网时代对社会各行业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产生了一大批互联网及相关的专业人才,AI时代同样也会影响甚至有可能取代部分传统行业的同时产生一大批AI人才。人才如何提升,适应AI时代的发展要求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3

二、AI时代与人才   

 

近年来,AI 技术及产品呈井喷式发展和增长。伴随着互联网的普遍使用,大家会发现AI的影响无处不在,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教育以及工作所在的行业。目前,AI技术已对安防、消费、物流等多个行业的就业格局和人才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变革性影响。阿里的无人超市,饿了么的无人机送餐,再到数月前京东宣布将会无人快递并声称,近两年要打造几百个无人机站点。

 

相比以往,大量模仿性、重复性的工作无论是脑力还是体力劳动,都将会被学习能力以及整合能力更为强大的AI代替。因此,规则性强、协作能力低、节点少的行业及职位有可能会被淘汰。比如司机会被无人驾驶汽车取代;保安会被安防机器人取代;搬运工人会被搬运机器人替代等等。虽然部分行业将会被替代,但与此同时衍生AR/VR、大数据分析及挖掘、智能机器人、智能语音和语言处理及智能安防等更多人工智能相关的“新行业”。并随着AI时代的发展,AI的应用将会按照三个层次(由被动到主动)在各领域逐步推进。

 

第一层次为流程自动化,起到助理作用。它是人工智能的最浅层次应用,把固定的工作流程通过这个系统的规则制定固化下来,通过机器人或者一个IT系统严格的按照规则走。这是目前较为容易实现的阶段,而且在最大程度上代替人类劳动。

 

第二层次为辅助决策,起到顾问作用。这一层次主要体现在协助决策,协助预测。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能够把关于该行业各方面的资料整合、提出决策性的建议,预测未来走势,并能够自动地生成一些行业分析报告。

 

第三层次为自主感知跟决策,起到执行者作用。这一层次的AI能够根据感知到的外部环境,进行自主分析和判断,最终自主地作出决策。无人驾驶便是最切合的例子。

 

根据AI技术的推进层次及发展趋势,总结得出AI 时代1.0至未来将会实现的AI 4.0时代的特征。

由此得知,我们正处于AI 2.0时代,并在AI的基础层、技术层及应用层不断积累,开拓创新。为了向AI 3.0、4.0时代迈进,人才必不可缺。

 

对于各行业翘楚的人才,AI时代提出了新的定义及要求。

 

4

三、AI时代人才的新定义以及新要求

 

虽说AI会替代大部分的机械性、可重复性的劳动,但是情感性的、深度的、创意性的工作是机器人没法匹敌的。所以,AI时代对人才提出了以下新的要求。

 

第一,具有多领域理解力的跨界人才。所谓“跨界人才”,就是能真正做到跨界了解,沟通及合作。懂AI的人才不一定懂市场需求,懂市场需求的人才不一定了解AI技术。只有对多个领域了解,才能产生更多可行的创新。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较强的沟通能力才能更容易与有其他背景的业界大神共同协作。并随着AI时代的推进发展,对于跨界人才的要求更高,其社会需要更为迫切。

 

第二,创造力强的专才。浮于行业表面的人,都会被AI替代。只有具备深度的专业能力和创造力,才能有立足之地。

 

第三,具有能够深度思考、分解问题能力的人才。与工业化大生产中重复的体力劳动被机械所取代类似,未来重复的脑力劳动有望被人工智能取代,但是不可重复的部分,针对不同场景分解问题的能力是很难被取代的,这也是未来人才必备的核心竞争力。

 

第五,具有善于与机器人相处的能力。未来的AI时代,智能机器人将会负责第四种具有较高软性素质能力的人才。即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灵魂境界,且对于人性、文化、情感等方面敏锐感知的能力。这是当AI被普遍应用时,社会中个体的差异化发展以及个人和整个社会良性、健康发展的基础。

 

大部分工作。除了具备善于与人之间的交流的能力外,人还需要善于与智能机器人相处,如何与机器人对话相处成了每个人的必备能力。未来,一个人与多台机器人协调或无人化的工作环境将会是正常现象。如何管理以及与机器人沟通协调是工作重点。而人机混合在一起,会形成增强智能。因此,若不具备善于与智能机器人相处的能力,无法在AI时代生存发展。对于人来说,更是如此。

 

与此同时,身处高速发展的AI时代,人才不仅需要满足时代新要求,而且还需要在社会中努力承担并做好以下三种角色。

 

第一,当好AI时代的实践者。未来,AI技术将会在各行各业中普遍使用。作为人才的我们,需要转变思路,在实际工作中将AI视为工作的辅助工具。在实践中了解熟悉,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改进完善。

 

第二,当好AI时代的创新者。尽管AI时代大量工作都会被AI技术所取代,但难以取代的是人类特有的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促进AI技术的发展。因此,既要了解AI技术发展的过去,熟悉现在的发展现状,还要预知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将人才自身的创新能力发挥至极致进行创新,使创新能够逐步推进AI时代发展。

 

第三,当好AI时代的推进者。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因此,人才须发挥好自身作用,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引领并推进时代的发展。

 

若不顺应AI时代的新要求,承担并发挥好角色作用,人才仍可能会被取代。

 

5

四、AI时代-时间管理

 

AI技术在使生活更加便捷的同时,解放了人类劳动,人类拥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如何合理使用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提升自身实力及创造力是人才在AI时代长期保持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关于AI时代背景下的时间管理,有以下建议:

 

第一,增强自我认知意识。面对新时代提出的要求,结合自身发展需求,设定“更新版”的人生路线图。并以此为依据,设定出一个更为可行、可达成、相关的目标。

 

第二,合理利用碎片时间。AI技术促使人类工作中拥有更多碎片时间,合理利用碎片时间能够提高时间利用效率。通过将目标转化为计划,计划拆解为行动,完成所设目标,进而逐步自我提升

 

第三,增加提升自身软性素质的时间占比。未来更高层次的AI时代,对于“人性”需求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软性素质作为人才的核心竞争力,需要通过多种方式着重提升,如了解中国文学经典、艺术,工艺及传统思想等。因此,人才应投入更多的时间提升自身软性素质的时间占比。

 

第四,利用更多闲暇时间激发并提高创造力。创造力作为人工智能与人类的本质区别,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创造来源于闲暇和放松”,因此人才需要利用更多AI技术创造的闲暇时间激发创造灵感。具体而言,可通过做你热爱的或能够使自己全身投入的事情、沉思、跨领域体验等方式激发自身灵感并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将灵感转化为真正的创造。

 

6

综上所述,因为AI技术强大的学习、整合能力,所以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其创造力为先,专业能力为本;广其识、善深思;能够敏锐发现人性需求,善于与机器人相处。并且,在承担实践者、创新者以及推进者三种角色的同时,提高自身时间管理能力。这才是AI时代真正需要的持续性人才。

 

江平辩才:

应该是从16年开始,AI已经作为一个词语在各种场合时髦起来了,如果不提AI,仿佛你不在前沿也不具备前瞻性;好像你的观点和文章,你的讲座和教案,你的交流和沟通,只要一扯上AI,你就会让人景仰受人尊重,看你的眼神就会飘然有了激动的成分。

 

但我越听越多后,我发现更多的是在扯,而不知道AI究竟是什么?要不就是根本没有理解AI是个什么鬼?因为他的出现和存在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变化和影响?要不就是没有用被人听得懂的语言去告诉别人所以然。

 

但国海教授的这篇文章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你揭开和展示了AI时代对人才的重新定义。不仅定位精确,推理严密,更关键的是前瞻性极强,实用性极好。

 

回到最本质的东西,AI究竟是什么?是人工智能。他应该有三个关键词,算法,感知,认知。这三个关键词的背后意味着机器功能进化的不同阶段,也就是说机器可以实现超大量的数据计算,机器能通过记忆感知图像感知存在,机器能捕捉对方的情感、情绪和需求。而机器功能的进化的三个不同的阶段就是我们所处的阶段和时代。

 

所以,不同的阶段带给我们的环境和应对是不一样的。这就是AI这个本质上是技术的进化带给我们人才的专业进化和怎么样进化的动态思考。

 

基于AI技术进化的客观事实,国海教授首先提出了AI时代从五个方面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重新定义。

 

具有多领域理解力的跨界人才;创造力强的专才;具有能够深度思考、分解问题能力的人才;具有较高软性素质能力的人才;具有善于与机器人相处的能力。

 

这五种能力和素质的定位国海教授又给出了更加具体的指标维度,比如说,多领域理解力的跨界人才,国海教授在跨界思维和跨界行为的层面上,对多领域的理解能力。

 

这是个什么样的能力?其实我的理解就是寻找多行业多领域的内在规律和普适逻辑的能力,也就是快速透过行业的现象而直达行业的本质直击行业的核心的能力,这既是一种穿透力,也是一种归纳力,更是一种洞察力,也是通常大家讲的佛性。

 

这种能力绝不可以站在行业看行业,站在领域的层面去分析领域的规律,就会沉迷于内而无法找到共通的逻辑。

 

我对国海教授对AI时代人才的第一能力的再定位深感认同,如果一直站在自己所熟悉的行业和领域只会让自己无法变通,无法融通,那就根本理解不了多领域融合的工作,这可能是未来人才所存在的最大的痛。

 

国海教授的第二个定位就是创造力强的专才。在AI时代,国海教授认为,专才只是通用性要求,在专才的基础上,有着高创造力。怎么理解?专才就是具有专业能力的,专业能力完成固有的、既定的、经历过的工作是没有问题的,但在新的时代,很多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很多是从一张白纸上去画新图;这就是开创,这就是拓荒,所以需要的是你敢于创新、敢于思考、还得敢于发神经,这种能力其实就是打破重构的能力;这种能力其实就是无中生有的能力;

 

这个时候,专业能力只是满足和支持高创造力产生结果的基础和技术。

 

具有能够深度思考、分解问题能力的人才是国海教授构建的第三个维度。未来竞争的场景将会更加的复杂化和立体化,所以要在这样的场景下取得结果首先一定要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适应环境的前提是要深度思考环境的构成,外因内因?外力内力?只有这种深度思考才能透过迷雾快速而正确的做出有效的决策和行动方案。

 

其实这点就是领导力的一个最关键的维度,在复杂的环境下快速正确的做出有效的决策。

 

国海教授对AI时代人才再定位的第四个维度是具有较高软性素质能力的人才。什么是高软性素质?善于发现人性的需求,对情感具有敏锐感知的能力。我对这个能力的解读就是“三极”,极厚的文化艺术素养,极强的人性需求洞察力,极高的情绪控制和氛围调节能力,这“三极”的结果就是这个人的存在让周边舒服让氛围和谐。

 

善于和机器人相处是国海教授对AI时代人才再定位的第五个维度。善于和机器人相处首先一定得懂得机器人,懂得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功能逻辑,只有懂得他,你才会让他更好的给你产生结果,只有懂得他,你才会事半功倍掌握自如。

 

因为未来的机器人不但需要应用技术,同样需要关注和呵护他的情感需求。

 

这几年国海教授是有研究的,尤其是针对新的时代的特征对人才的新的要求的思考。我和他提出这个题目的时候应该是正合他意的时期,估计他内心已经在琢磨和构思了。因为在这之前他一直在做人工智能这块的工作调研、技术调研和行业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他尝试着去建人才模型,这个人才模型是建立在实践的总结之上的学术逻辑,所以是严谨和务实的。

 

严谨和务实也是我对国海教授一贯的感觉和认知。

 

严谨给我们带来了前瞻的思考,务实让我们有了应对的思路。

 

这个时候,我想起了今年的6月9日在广东省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上我主持时的几句话:

未来已来!

不变是我们的存在和成长!

要变的是我们的知识和思维!

 

 

下期剧透:

张义强:我在企业的人才系统管理实践